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囈語]你有沒有真的愛過?

我們稱之為熱血的東西,或許只是也找不到甚麼理由,就愛得死去活來。外人看你是笑話,你卻仍然以臨戰的姿態,聳立在不著邊際的誓言前面為之反擊。當同伴多了,信念更加堅定,那就更不需要理由了,只消你我之間默契的眼神,一笑,事情就決定了。

===========到底是哪來的勇氣啊?==============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囈語]儲蓄險?可以吃嗎?(續)

上次提到外幣儲蓄險,跟別人討論過後發現,李組長眉頭一皺,並不單純。

把錢綁在銀行之後,雖然好像是外幣還存在你的摺子裡,但事實上那筆錢卻開始被拿去滾。
對保險人來說有幾大問題:

  1. 這算是金融商品,所以金管會無法保障
  2. 銀行可能拿這筆錢的一部分去買美國國債,用來支付這些保險人的利息就夠了。剩下的錢可以規劃高風險的投資。
  3. 若使用者解約,能拿回多少比例也是個問題。
簡單來說,保了這種東西,就是把一大筆錢的選擇權拱手讓給銀行,投保人除了必須承受匯差的風險,那些投資的好處,一個子兒也碰不到。

現在很多銀行已經不是單純的銀行,而是金控這種怪獸。之前看新聞提到金管會應該管理銀行所販賣的保險商品,因為很多人去存定存卻可能被銀行業務員矇過去(用一堆術語讓人誤解)把錢弄成保單。(業務的說詞多半是這樣:有一種儲蓄保險的利息比定存高一倍,要不要考慮看看?(微笑)) 但是這種商品跟定存可是天差地遠。

絕望啊...到底有甚麼東西是可以買的?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囈語]在許你一個未來和賭你一個未來之間

「你的錢只是從一個口袋放到另一個口袋而已」
「等於幫你保意外險可以省下許多」
「最後可以全數領回」
「像你們們這些XXX菁英聽到這種方案一定是保最高額度的」
「一般出險都要醫療證明的正本,這個只要副本就可以了」
這是大都會人壽打電話跟我盧了N分鐘的說詞。
==========社會經驗UP~=============
以下是被我問才問出來的東西:

「如果錢是放到另一個口袋,我可以隨時把它掏出來嗎?不行,因為那是在你沒有金錢壓力的情況下的儲蓄」所以那不是你隨時可以用的錢
「如果像是定存那樣,有利息嗎?解約的時候會怎樣?沒有利息,不過有所謂的意外險。」解約的情況並沒有詳細講。不過我查網路,不同時間解約能拿回來的錢的比例不等(滿一年大概50%就是了)
「你這是儲蓄險嗎? 不是」不過卻沒有說這是甚麼保險,事後推測是還本型意外險,我又不是從事甚麼危險工作,說老實話根本用不到。

對方電話打來的開頭會念一串包含他的身分、確認你的身分,還會說明這是電話行銷會有錄音,不過這一切講的超級快,像是在對你說話,但一點也不期待你聽懂。
一開始他會說他是信用卡公司的人,提供公司貴賓一個專案。(最好我是貴賓啦!貴公司都不挑貴賓的嘛)實際上是保險公司的業務員。表面上是個儲蓄投資(雖然好像沒有這種東西),實際上是保險。對方用種種方式迴避掉正確的說法,甚至有刻意誤導的意圖。除非你進一步詢問,否則很容易覺得這個專案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好東西。

由於整個過程都有錄音紀錄,所以必須很明確告訴業務員你不需要這個保險。網路上有一些例子,有時候只要答應對方讓他寄相關資訊給你,就有可能收到保單,下一期的信用卡帳單就會列上該保險費,退保又是一番功夫。

順帶一提,大都會人壽用這種方式推銷已經不是新鮮事,總是還有人被業務員盧成功表示這種行銷方式還是會繼續存在。

(當我想喊絕望啊的時候又覺得這社會本來就是這樣到底有甚麼好絕望呢)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WOW]命運與幸運只有一線之隔

大災變後的烹飪有一項產品,是在國外吃中國餐館常常會看到的幸運籤餅,吃掉餅乾後可以得到一張紙,大概長這樣:(沒錯 所以我買了Costco的幸運籤餅)

命運餅乾
長相清秀,味道卻不怎麼樣XD
命運餅乾
剖肚!
命運餅乾
裡面的籤條通常很不著邊際。
這幾天也吃了幾個魔獸的幸運籤餅,特別截圖讓大家看看:



這幾句其實都還蠻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