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in玲音
"Cyberpunk"是由Cybermetics和punk合在一起,為科幻小說的一種類型。
找了很多資料,但是跟我的想法又不全切合。
從英文wikipedia來看,Cyberpunk描寫一種高科技環境下的邊緣生活(High tech and low life),正如同攻殼機動隊第一部電影開頭所描寫的一樣:即使在資訊科技高度進化的社會,當前的社會問題仍未解決或改善,種族歧視、宗教問題依舊存在。
反而是新科技顛覆傳統社會的秩序(或者說是社會階級,這個打不破的東西,高中公民有學過喔)因為新的一批駭客藉著cyberspace翻身("我的言論就是法則,我想做的事情沒有人可以阻擋"的確很誘人);正邪相長,當然也有一個新的執法者,即便用一些違法的方式執法(笑)。(我絕對不是在說某少佐+某巴特啊XDDD)
前一陣子看了"玲音lain",第一遍我真的看不懂,還好有網路上有不少lain研究,總算讓我稍微理解這個cyberia世界。套句同學大天王的話:Lain是一部可惜的實驗動畫,是沒做好的攻殼。
當主角玲音越深入電腦世界,她的房間從正常小女孩的乾淨房間漸漸變成大型主機房,一旁的水冷式散熱系統透出不安的綠色。門外的影子泛出詭異的紅光,而光線照到的表面又蒼白的可怕。整體氛圍散發出低迷卻誘人的氣質,這就是Cyberpunk所描述的社會──一個精神水準不及格的病態金字塔。
未來我們人類會不會發展成這樣呢?
就某些方面來說,社會有開始往這方向的趨勢,例如:大型企業政治操作,台灣還沒有太明顯,但就美國來說哪個參議員沒有跟企業來往?
新聞情報也漸漸向網路出手,連新聞媒體也常從網路消息取材,而網路又太多rumor,未來會不會發生笑臉男事件(攻殼機動隊SAC中主要事件)也很難說。至少,模仿犯(藉由媒體詳實報導社會新聞來學習犯罪手法的罪犯,為日語用詞,宮部美幸有一本小說名稱為〈模倣犯〉)的確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科幻或許是不切實際的玩意兒,但的確讓我們好好反思進步的方式與代價,或許是一種"試誤"。開發時便能預知問題,也許就能預先訂定法律規範,或者是新的"protocol"。